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技术资料 » 种植养殖 » 正文

大灾变小灾 小灾变无灾 全国农区蝗虫可持续治理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8-06-2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王腾飞  浏览次数:4008
   “旱生蚂蚱涝生鱼”,位于黄河岸边的河南省中牟县狼城岗镇,曾是历史上全国有名的老河泛蝗区,夹荒地遍布致使蝗灾频发,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而今,这个昔日的蝗虫重发区,已变身标准良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如此可喜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对蝗虫开展的可持续治理。抓住小浪底水库建成、黄河滩区趋于稳定的有利时机,中牟县大力引导滩区垦荒,种植花生、棉花、苜蓿等蝗虫厌食植物,同时开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飞蝗孳生地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压缩到不到2万亩,蝗虫密度由1995年大发生年份的每平方米30多头降低到了0.5头以下,实现了大灾变小灾,小灾变无灾。
  蝗虫发生危害持续下降
  不仅在中牟县,整个河南省黄河滩区飞蝗孽生地面积已由原来的285万亩减少到80余万亩,2005年至今蝗情稳定保持在偏轻发生状态,蝗虫密度一直处于低密度水平,基本实现了蝗虫不成灾、不危害。
  另一个蝗虫主要发生地河北省,近年来通过大力除治及蝗区改造,蝗虫发生面积由原来的143.6万公顷,下降到了现有的22.9万公顷,全省发生飞蝗的县由原来的119个减少到目前的49个。
  在各地植保部门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下,全国农区蝗虫发生面积和发生密度持续下降。蝗区面积逐渐缩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飞蝗暴发频率由平均1.5年一次转为局部偏重、点片危害,近8年未暴发大面积蝗灾,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治并举
  ”实现长效治理
  为长期稳定控制蝗虫,原农业部2014年制定了《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年)》,指导蝗虫科学防控。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将生态改造、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相结合,坚持“改治并举”,力求长效治理。
  如江苏省在微山湖、洪泽湖等地大力开展生物防蝗与生态治蝗,通过发展家畜养殖业和种植水稻、大豆及果树等进行蝗区生态环境改造,压缩宜蝗面积。山东省建立了不同类型蝗区的生态改造模式。在沿海蝗区的近海草滩荒地,大力推行封育草场、海水养殖、种植蜜源植物的模式,吸引和保护利用天敌控制蝗虫;在滨湖、内涝蝗区,开展上粮下鱼、淡水养殖为主的改造模式,实施造塘抬田,岸上田里种粮植树,水下养鱼虾,铲除蝗虫孽生场所。目前山东省已成功改造蝗区达160万亩。
  在大力推进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全国主要蝗区省不断夯实蝗虫公共防控体系,完善蝗灾防控值班制度和蝗情定期报送制度,强化监测预警,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同时力推蝗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一些重点蝗区实现了防控组织专业化、防控装备精良化、防控行动快速化,确保了重发灾害控制的及时有效。
  “科技+”为绿色治蝗保驾护航
  在蝗虫可持续治理过程中,科技治蝗功不可没。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微孢子虫、绿僵菌、苦参碱等绿色防控技术,在蝗蝻三龄前喷施,持续压低了蝗蝻密度,减少了蝗灾的暴发危害,取得显著效果。今年,为解决水源保护地不能喷施任何药剂的蝗灾防治难题,在全国农技中心(农业农村部蝗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的提议下,华中农业大学雷朝亮教授团队和湖南本业公司开展产学研结合,研制出“光陷阱机”灯光物理诱杀蝗虫技术,使水源保护地纯绿色治蝗成为可能。
  前沿的害虫灯光诱控技术,会针对不同种类昆虫特点筛选出特定波长,根据靶标害虫扑灯节律确定开关灯时间,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诱集靶标害虫,更重要的是去掉了传统杀虫灯的高压电网,并设有“保益灭害”装置,根据多种天敌昆虫个体大小,在箱体设置0.6~0.8公分的孔洞,创造有利于天敌逃生的环境,大大地避免了误伤天敌的情况。蝗虫“光陷阱机”与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其他措施有机结合,将为蝗虫可持续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技术资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资料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