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晚割了新年第一刀,希望今年刀刀大丰收!”今天中午时分,走进高大挺拔的胶林,看着碗里白花花的胶水,儋州那大镇先锋农场的陈光耀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和橡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自从去年8月使用橡胶增产技术后,月收入增加2倍,全家逐渐告别贫困生活。
对于陈光耀一家而言,去年8月是个分水岭。之前,家里的600多株橡胶,月收入不到2000元,两个小孩正上高中,全家生活捉襟见肘。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每天三更半夜就起床,既要割胶,还要做豆腐卖。“真的太累了!”今年53岁的陈光耀坦言,以前一家人过得很辛苦,挣的却不多。
2012年6月,陈光耀经人介绍,尝试使用一种名叫“LET超丰收”的橡胶微割高产技术。起初他不敢大面积使用,怕带来死皮、死树、死口问题。“我用20多株橡胶树做实验,效果好得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兴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下转A02版
用了“LET超丰收”后,一株橡胶树一年的成本增加7块多钱,而干胶产量增加约4公斤,以每公斤干胶约14元的价格算,一株橡胶树一年增收近60元,“这笔账太合算了!”
经过1年多反复实验、认真观察,去年8月,陈光耀一次性把自家全部开割的600多株橡胶树都用上了“LET超丰收”技术。他说,以前,600多株胶树每刀湿胶产量40多公斤,收入200元左右,现在每刀湿胶产量最低150公斤,最多200多公斤,收入约600元,是以前的2倍。“每次去卖胶水,人家都不相信,还以为我偷来的。”
令陈光耀开心的是,不仅收入增加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上去了。“以前割胶都是凌晨,睡不好觉。现在不同了,傍晚割胶,第二天收胶。”陈光耀开心地说,家庭条件慢慢变好,夫妻俩决定不再卖豆腐,“按流行的话说,我们家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据了解,“LET超丰收”技术是一套用于橡胶树的高效采胶系统,通过缩短割线长度、增加排胶压力、改变酸碱浓度、软化排胶乳管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对橡胶树的微割而高产。这项技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使用近20年,目前在海南建立了200多个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和陈光耀一样,海南200多户胶农尝到了科技富农的甜头。
对于陈光耀一家而言,去年8月是个分水岭。之前,家里的600多株橡胶,月收入不到2000元,两个小孩正上高中,全家生活捉襟见肘。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每天三更半夜就起床,既要割胶,还要做豆腐卖。“真的太累了!”今年53岁的陈光耀坦言,以前一家人过得很辛苦,挣的却不多。
2012年6月,陈光耀经人介绍,尝试使用一种名叫“LET超丰收”的橡胶微割高产技术。起初他不敢大面积使用,怕带来死皮、死树、死口问题。“我用20多株橡胶树做实验,效果好得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兴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下转A02版
用了“LET超丰收”后,一株橡胶树一年的成本增加7块多钱,而干胶产量增加约4公斤,以每公斤干胶约14元的价格算,一株橡胶树一年增收近60元,“这笔账太合算了!”
经过1年多反复实验、认真观察,去年8月,陈光耀一次性把自家全部开割的600多株橡胶树都用上了“LET超丰收”技术。他说,以前,600多株胶树每刀湿胶产量40多公斤,收入200元左右,现在每刀湿胶产量最低150公斤,最多200多公斤,收入约600元,是以前的2倍。“每次去卖胶水,人家都不相信,还以为我偷来的。”
令陈光耀开心的是,不仅收入增加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上去了。“以前割胶都是凌晨,睡不好觉。现在不同了,傍晚割胶,第二天收胶。”陈光耀开心地说,家庭条件慢慢变好,夫妻俩决定不再卖豆腐,“按流行的话说,我们家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据了解,“LET超丰收”技术是一套用于橡胶树的高效采胶系统,通过缩短割线长度、增加排胶压力、改变酸碱浓度、软化排胶乳管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对橡胶树的微割而高产。这项技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使用近20年,目前在海南建立了200多个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和陈光耀一样,海南200多户胶农尝到了科技富农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