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儋州茶山新村水稻高产有“高招”

发布日期:2014-05-05  来源:海南日报  浏览次数:4976
    推广抛秧新技术,兴建水利设施,精耕细作提高亩产
    本报那大5月4日电(记者黄能 特约记者谢振安 通讯员张琳)“茶山新村是水稻高产‘老典型’了,产量要高出雅星其他地方10%以上。”今天,儋州市农技中心主任吴曼峰对记者说,虽然茶山所在的儋州西北地区土壤质量远远低于南部地区,但产量在全市却是中上水平。
“我们说亩产1000斤粮食,别人还以为我们吹牛,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说起村里水稻的高产,儋州市雅星镇茶山新村村干部梁建伟自豪地告诉记者。

    水稻高产的秘诀在哪里?

    吴曼峰介绍,1980年代,为了改善西北地区粮食产量偏低的情况,儋州市设了一批水稻高产示范点,而茶山就是其中之一,当地村民是广东移民,敢闯敢拼,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很高,像抛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经农技部门推广,很快就得到落实。
    在茶山新村说到推广新技术,人们都会想到种稻高手,56岁的村妇女主任刘静惠,她家的水田一度亩产达到1400斤。刘静惠正是村里率先采用抛秧技术的人之一。
    “一开始,不少村民们都嘲笑我们,说这样种下去的秧苗那么矮小,还东倒西歪的,哪里能活。”刘静惠回忆说,不久村民们就不笑了,种下的秧苗不仅慢慢长正,而且分蘖率高,越长越好,产量更高。村民们纷纷仿效,这门技术很快就在全村普及了。
    原来,跟以往在秧田里育苗不同,抛秧技术是在秧盆里育好苗,所需时间由原来的20天以上缩短到10天左右。农户再将秧盆里的秧苗连带根部的营养土块一棵棵抛到水田即可。抛秧技术告别了拔秧、插秧的传统,省时、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而且有效实现了高产、稳产。
    茶山新村是移民村,村里的100多亩稻田,全是第一代移民开荒沟边地得来的,人口增多后迫使人们精耕细作,努力提高亩产量。
    灌溉能力的提高是这个村水稻高产的另一个秘诀。1992年,现在的村支书、当时的村委会副主任朱著邦得知省里有一笔扶持农民的水利资金。为了争取这笔资金,朱著邦带头推掉自己家的一片就要收成的甘蔗地,促使其他十多户也纷纷推掉了自家甘蔗地,留出地方建设山塘水库。朱著邦又从朋友那里借来1万元钱,发动大家建起水库大坝的地基。这番努力,为他们争取到了省里的这笔水利资金。水库建成后,每到下雨,就能把四面山上流下来的水收集起来,滋润着村里的一亩亩水田。这样一来,亩产从原本的两三百斤提高到八九百斤。
    灌溉的便利,加上村民们积极采用新技术并精心管护,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稻高产村,平均亩产1000斤,最高达1400斤,许多农户只种早造便能满足全家一年的口粮。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