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 展现新模式
在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的嘉积礼都村片区,前来旅游的人们经常被“乡村兰情”这个诗意的名字吸引。他们循着路标走近一处宽阔的地带,发现这其实是一处兰花种植基地。45亩宽的大棚里,不同品类的兰花,红得透紫,黄得似火,引得游人争相拍照和询价。
正在棚内管理兰花的李昭鑫介绍,这一基地由礼都村的利群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共有6人,大家按投入比例分成。
“当初我们开始建设基地硬件时,政府扶持我们的资金占总投入的80%。”李昭鑫说,现在基地里共有11万多株兰花,供应市场已经扩展到北上广等地。兰花按品次分为1.5元/朵—4.5元/朵,以中间价3元/朵、一株数朵算,每收获一批总收入可达上百万元。
离“乡村兰情”不远的地方,就是“私家菜园”。这块占地60亩的菜园被分成600份,由当地农民出租给游客,后者出一笔租金可自种自采,也可让农民代种自己收割,但须交一定的管理费。
“我的地已经被游客给订满了。” 在菜地旁经营“龙寿传说”咖啡屋的老板周学奋说,他在做咖啡生意的同时,也从当地村民小组租了3亩私家菜地转给市民种植,并雇用当地农民进行管理。他介绍,每年他支付给村民小组的租金最低也达到每亩2000元,而在此之前村民小组的每亩租金收入仅为300元到500元。利用业余时间管理的农民将从每分地获得200元至300元的管理费(工资)。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表示,作为琼海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的代表,龙寿洋的农业基地模式让农副产品产生附加值,拓宽了农村内部的增收渠道,逐步引导农村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区域融合 有利产业互补
谈起潭门大桥通车,潭门海腾工艺品店店主卢先生记忆犹新。“那是3月19日,那天我还在自己店门口放鞭炮呢。”他说。
其实不仅是卢先生,当地许多店铺的老板同样自发地放起了鞭炮。他们知道,他们迎来的是大批从博鳌过来的游客。
含引道总长1236米、总投资近亿元的潭门大桥开通,让博鳌到潭门的车程由原来的近1小时缩短到10分钟左右,结束了这两大明星城镇的分隔状态。地域的融合,有利于产业的互补。
“潭门的长处是贝类工艺品业、以海鲜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发达,短处是房地产业和高端酒店基本没有。”潭门镇委书记庞飞说。“我们的房地产业、酒店会议发达,但购物、海鲜餐饮一块相对薄弱。”博鳌镇委书记吴坚强说。
“如果游客单去博鳌,可能觉得没有特别吸引人的购物和餐饮的地方。单去潭门的话,又不能过夜。现在这种状况改变了。”庞飞说。
来自内地的王先生一家于2009年在博鳌买房,每年都会过来这边居住旅行一段时间。他表示,以前大桥没有通车时,他几乎不来潭门;通车后,因为潭门的海鲜既好吃又便宜,他便带家人经常过来吃。
潭门“郑家铺子”海产品店店主张美鸾透露,大桥开通后顾客要比之前多1倍以上。“更路簿”工艺品店店主王振忠也表示,目前店里顾客有八成以上是从博鳌过来。刚刚开业不久的“赶海人家”农家乐的老板雷俊更是兴奋,他说,本家餐饮相对高档,主要客源都来自博鳌的游客。
据了解,博鳌每年的游客数量超过300万人次。在这一前景的“诱惑”下,工艺品店原已密密麻麻的街道上仍然有新店铺不断开张。而前来潭门的游客中,也有相当数量流向博鳌,这已经让博鳌的美雅等地的乡村旅游受益匪浅。
文化调味旅游 释放新味道
如今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潭门渔港码头都会异常热闹。在这里举行的潭门旅游工艺品展销会暨精品拍卖会,吸引了来自岛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
会上,无论是用海贝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是海南黄花梨制作出活灵活现的八骏奔腾图、展翅高飞的雄鹰“大展宏图”等工艺品造型,都留下了当地海洋文化的印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没想到我们生产的作品能够拍到这么高的价钱。”在一次展销拍卖会上,符永贵的《锦绣前程》工艺品卖出了70万元的价钱。
一个看似简单的展销会,却是琼海推动潭门走上文化与旅游结合之路的一个起点。琼海市副市长孟维华介绍,潭门渔民远洋航行和远海捕捞历史悠久,蕴藏着“南海航道更路经”、“鲤鱼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让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丰富潭门的旅游内涵,让更多的游人在这里找到新的旅游体验。
深挖乡土文化,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产业打造中的一大主流趋势。
琼海各特色小镇新打造的咖啡馆,大都以老式风格宅屋为基础,运用老式相机、陶缸、缝纫机等文化符号,加上地道传统的煮咖啡法,营造出复古怀旧的气氛。
位于龙寿洋的多文村,除了农家乐及农家旅馆等旅游配备,人文内涵的挖掘也成为一道别有韵味的景致。原来粗糙裸露的民墙,如今涂上了重孝道、重礼仪的文化传承励志图。古窑口的保存重建,让这里保留了烧陶的历史记忆。骑行到这里的游客,多了更多驻足的理由。
以文化调味的旅游,如今越来越展现出美妙的味道,引来众多游客的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