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澄迈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及县工商、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开展节前市场检查。澄迈将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力度,不断提高经营者商标意识、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 笑贤 摄
肉嫩多汁的澄迈无籽蜜柚、嫣红饱满的无核荔枝、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桥头地瓜,还有醇香浓郁的福山咖啡、健康养生的富硒福橙……提起澄迈的农产品,不少消费者早已熟知。
据悉,近年来,澄迈县大力实施“三县一地”(即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四化四县”(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建设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建设,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特色现代农业阔步前行,促使农民有效增收。2013年,澄迈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57.3亿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86元,同比增长12.5%。
农业方面,澄迈曾先后荣获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北运基地、中国富硒经济产业区、中国福橙之乡、中国无核荔枝之乡、中国优质地瓜之乡、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商标战略
打响农业品牌
“注册商标前,桥头地瓜的销售价格一斤才0.8元,而现在的价格是8元左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谈起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果,澄迈人无不自豪。澄迈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泰吉介绍,2009年4月,澄迈与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施“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
随后,澄迈以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为核心,以打造农产品品牌为纽带,建立了“政府+公司+商标+基地(农户)+金融+强势媒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2009年至2013年,澄迈县财政共投入7090万元实施品牌农业和商标富农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澄迈全县累计注册的农业商标652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注册“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山咖啡、苦丁茶等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后打造无核荔枝、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桥沙地瓜、无籽蜜柚、冬季瓜菜、苦丁茶、莲雾、龙吉米、白莲鹅、文儒山寮鸡、瑞溪牛肉干、加乐黑猪、加笼坪放养土鸡蛋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响誉省内外。
农业产业化
大力促农增收
“商标品牌战略不仅要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还应当注重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强化,并尽量延伸它的产业链。”原海南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对记者解释“商标富农战略”一词。
对此,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也曾表示,若想打造一个真正横跨三大产业的品牌行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如何规划、如何保护、如何宣传、如何包装等。
以澄迈福山咖啡为例,它早已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为了实施更好的本地资源保护,澄迈县还将“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等相关的项目名称也注册为商标。2012年2月,中国海南福山咖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计划将投资1亿元整合福山咖啡品牌,让福山咖啡加盟店不少于450家,使福山咖啡年营业额超30亿元。
“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大力推进农业富民工程。”王泰吉介绍,2010年,澄迈县开始实施咖啡种植补贴政策,咖啡种植每亩补贴500元,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发放补贴资金1100万元,2014年修订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无籽蜜柚、山茶(柚)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每亩补贴1000元;2008年以来,投入1010万元培植福橙种苗400万株,免费发放给农民与企业种植;2006年开始实施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连续7年安排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对澄迈南部5个镇种植橡胶、槟榔的农户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株1元。目前,南部5镇的农民人均种植达到2.7亩以上;今年开始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补助范围扩大至全县。
标准化生产
产品品质有保证
名气打响了,质量还需过得硬。在尝到了品牌富农的甜头之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方面也更为自觉。
2011年下半年,澄迈开始探索农业投入品管理模式,推行“农药一卡通”,对农户基地、姓名、电话和使用的农药进行登记,保证农户使用农药的质量安全,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省农业厅的肯定,在全省进行推广。目前,澄迈已建立100家“农药一卡通”销售店,进一步规范了农药经营市场。
与此同时,澄迈县农业局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对种植福橙的果农们进行栽培技术、预防“柑桔黄叶病”、强化品牌意识等培训。澄迈县福橙研究所、咖啡研究所更是集中力量,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品种提纯及新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2012年,澄迈县桥头镇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地瓜脱毒种苗培育基地,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脱毒种苗,有效缓解了制约该镇地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好品牌必须有好品质支撑。”澄迈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澄迈全县建成连片并获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9个,面积16.8万亩,其中5000亩以上的12个,1000亩以上的15个,经省检验检疫局认证备案的供港澳瓜菜生产基地8个,面积3.8万亩,建设常年瓜菜生产基地4685亩。建设无核荔枝、澄迈福橙、福山咖啡、香蕉、无籽蜜柚、桥头地瓜、莲雾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80个。
为加强生产基地管理,澄迈还制定了一系列瓜果栽培的地方标准,指导生产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灌溉用水,加强瓜菜的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等,积极实施“五个统一”标准,即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农药、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并已有80%的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
品牌营销
开拓市场新局面
有了生产标准,注册了商标,有了“名分”之后,最终还是要靠销售说话。
近年来,澄迈不仅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优质农产品,培养和壮大品牌效应。每年,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还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举行推介会,积极宣传推广澄迈特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澄迈还充分利用海南岛欢乐节、中国海南盈滨龙水节等大型活动进行大力推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澄迈已先后与上海江桥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建立瓜菜直销点;澄迈果菜运销协会分别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内地市场设立无公害瓜菜直销点18个;澄迈瓜菜可直供港澳、中亚5国,水产品出口欧盟、美日韩等国。
在澄迈各镇,还建立了11个农产品流通服务站,服务站每天及时向农民发布农业驻外服务平台发回的内地市场信息,让运销户、农民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运销方向和运销数量等。
省政府研究室沈君认为,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效表明,我省农村经济改革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品牌农业的建设过程,就是把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等先进要素融入传统农业,可以有效改变农业的弱质特征,提高农村生产力,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途径,对全省有示范指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