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贫困村点“鸭”成金 年产值千万

发布日期:2014-10-21  来源:海口晚报  浏览次数:1031
14日,在琼山区甲子镇山口村的绿头鸭养殖场,村民正在给鸭子投放饲料。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10月17日早晨6时整,琼山区甲子镇大同村委会山口村村民陈克文和妻子就起床了,走进自家的鸭棚里,看着地面上一个个硕大的鸭蛋,夫妻俩眉开眼笑。2012年海口市教育局与山口村成为结对单位,在教育局的帮扶下,如今村里的养鸭户已经达到61户,年出栏菜鸭50万只,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山口村只是海口市开展城乡统筹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的一个缩影。如今,经过帮扶,全市145个贫困自然村中,已有85个贫困自然村脱掉贫困的帽子,初步实现脱贫的目标。
  18日上午10时许,在琼山区三门坡镇鸭塘村村口的榕树下,坐着几位闲聊的老人,一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村长史振英说,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准备帮助他们在这里建设一个文化广场。
  说起鸭塘村两年来的变化,三门坡镇干部谢昌武深有体会。道路泥泞、垃圾成堆、动物粪便横路、杂草丛生,但2012年海南港航进村后,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走访发现,全村小巷全部硬化,水泥路通达各家门口,还修建了停车场。村长史振英说,现在的村容村貌漂亮了好多,村民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乱扔乱丢的现象也基本没有了。
  扶贫前,鸭塘村村内房屋破旧、凌乱不堪,村民过去以传统的水稻、香蕉、瓜菜等作物和小规模家禽养殖为主,收入渠道单一。海南港航一位部门负责人说,自与鸭塘村成为结对单位后,他们公司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帮扶该村完成11条3200米长的村巷道硬化建设,修建950米长的排水沟,780米长的挡土墙,3个休闲景点等基础设施。帮扶文多村挖一口大井,并配套水管等设施,切实解决了全村1800多人的饮水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是新型城镇化的难点,也是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的重点,每个结对帮扶单位都想方设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入手,帮助解决增收致富、住房难、出行难、喝水难等一系列问题。”市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 
  两年来,市教育局争取企业资助,协调有关部门,筹集了200多万元,帮扶甲子镇山口村和加朝村,硬化道路、修建文化室、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建设农技培训中心。此外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新民小学办学条件和学生食堂。市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针对永兴镇建群村委会美梅村种植耕地灌溉难的问题,投入72万元为该村建设了滴灌水管铺设工程。市政协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筹集资金126万余元,为龙泉镇元平村委会道厚村修建了文化室、篮球场,改造了巷道并添置了路灯……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韩忠泽说,只有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只有抓好特色产业培育,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力度,在农村文化和特色产业上,加大对甲子镇山口村和加朝村的帮扶力度。
  帮扶规划,发展产业增收入
  在琼山区甲子镇山口村,最初只有陈克文和几户人养鸭,海口市教育局帮扶工作队进村后,多次调研摸底,与村干部和村民促膝长谈,发现该村的绿头鸭很有市场价值。在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该村成立了绿头鸭合作社,注册绿头鸭商标,做大绿头鸭产业,如今,村里的养鸭户已经达到61家,年出栏菜鸭50万只,销往全省各市县,年产值达1000万元。村民陈克文说,看到养鸭利润高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这个队伍。 
  “城里人”结下“农村亲”,不仅要“雪中送炭”,更要打通制约群众致富发展的“筋骨”与“血脉”。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一开始,市委就确定了两条衡量的核心标准:一是强基固本,党建工作得到有力加强;二是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全市各结对共建单位将帮扶重点放到帮助结对地区做好农村(社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方面,进一步帮助农村(社区)理清发展思路,改变以往的“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
  在海南港航的规划指导下,如今,鸭塘村已确立以黑果蔗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三大片区”和“七大生产基地”,并注册了“鸭塘黑果蔗”商标,推动商标富农,提升果蔗产品附加值。全村130户,种植黑果蔗600多亩,仅这一项产业可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4000多元。文多村利用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契机,成功打造“稻菜轮种基地”,村民明显增收。
  18日上午11时,鸭塘村村民陈泽敏准备到甘蔗地施肥,最近他家刚种下4亩果蔗,到明年5月份就可收割。陈泽敏说,按现有的价格,一亩甘蔗的利润可达7000元,甘蔗收入一年就近3万元。
  不仅市委办公厅直属机关、市教育局、海南港航,在帮扶产业上,市公安局帮扶旧州镇富文村改造田洋建设有机蔬菜和农副产品基地。现在,富文村的有机蔬菜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部分村民实现了亩产效益从不足千元到超过万元的跨越目标。市外事办积极推动秀英区东山镇马坡村委会经济转型,该村出租400亩耕地与海口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优先聘用马坡村村民从事蔬菜种植和采摘工作,村民每天的劳务费可达200-400元。市国资委扶持红旗镇道崇村实施灾后土地和产业大调整,从福建引进三红密柚到道崇村联手连片种植,目前种植已超过了200多亩。
  通过发展产业,“输血”又“造血”,为众多的贫困村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建设及民生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受到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赞扬。记者 陈敬儒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