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斤苹果复称不到4.2斤
工商执法人员在检验电子秤
本报讯 下班途中在街边买点水果回家吃,是许多市民都有的习惯,然而就是这路边水果摊贩手里的电子秤,有时却成了欺客宰客的工具。近日有媒体在走访时发现,海口南北水果市场、国贸三横路、南站广场等地的水果摊,均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昨日记者暗访了海口海甸岛三西路、建国路等路段,发现学校周边、医院门口的水果摊,短斤缺两的问题较严重。记者 罗安明 文/图
现象
街边水果摊贩短斤缺两还振振有词
海甸岛三西路海大南门,有一排水果摊。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暗访。在一家银行门口的水果摊,记者挑选了9个苹果,女商贩称出5斤,开价8元一斤,记者还价到7元一斤,她爽口答应,并表示“秤绝对没问题”。记者支付了35元钱,将这袋苹果拎到三西路沿江农贸菜市场公平秤上过秤,结果发现这一袋苹果的净重只有2.09公斤,不到4.2斤。记者拎着苹果返回找到该商贩理论,她随即改口说:“刚才应该是按8元钱一斤,算错了。”说完从包里拿出来6元钱还给了记者。
在三西路靠近邦墩社区入口的另一个水果摊位,记者没有议价,直接购买了5个梨,商贩的电子秤上显示重量为2.3斤,单价5元一斤,商贩让记者支付了11元钱,还说“多给你了”。记者随后在农贸市场的公平秤上复称发现,这袋梨实际只有1.05公斤即2.1斤。按5元一斤算,表面上总价便宜了0.5元,实际上记者多支付了1元钱。记者将梨提回去质问,摊主回答说:“这条街都是这样的,你去其他摊位看看,会少得更多。”记者称要将问题反映给工商所,她立即接过装梨的袋子,把钱还给了记者,说:“不卖了。”
在海甸岛五西路万恒小区门口附近的马路上,记者看到多个卖水果的流动摊贩。记者随机购买了一袋苹果和一袋柿子,复称发现苹果重量基本吻合,而重3斤的柿子,在公平秤上显示只有1.26公斤即2.6斤左右。按3.5元一斤的价格计算,商贩多收了记者1.4元。
当天下午,记者携带手提式计重仪,来到海口市建国路暗访。在离某医院门口约30米远的一个水果摊,记者购买了2斤枣子,复称只有1.6斤,记者要求退货,商贩却不肯承认她的秤有“猫腻”,口口声声说“你这种几块钱的小秤不准的”。
工商
将出台有力措施规范商贩经营行为
记者暗访发现,街道上许多商贩手中的电子秤,都存在秤不准的问题。昨日,美兰区工商局海甸工商所的三名执法人员,带着砝码和记者一同来到记者暗访过的“问题水果摊”。执法人员将砝码放在商贩的电子秤上,均显示出砝码的实际重量。为何商贩的电子秤,能从“问题秤”瞬间变回正常呢?对此,记者和执法人员也一头雾水。
“海大南门这些水果商贩,是街道办安置的便民疏导点,都没有营业执照,问题很多,之前已接到过市民的此类反映和投诉。”海甸工商所潘所长表示,他们近期将和人民街道办商议出台措施,进一步规范好辖区水果摊的经营问题。
海口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李剑介绍,针对近期媒体反映的南北水果市场、海甸三西路等多路段水果商贩存在短斤缺两的问题,海口市工商局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正准备出台违法行为信息公示等奖惩措施,规范商贩经营行为,让老百姓上街买水果更放心。
“我们准备在南北水果市场门口,利用屏幕现场公示有违法行为和不良记录的摊位编号和摊位名称,引导消费者去信誉好的摊位购买水果。对于多次出现违法行为的摊贩,将取消其经营资格,直接清理出市场。对于街边流动摊贩,工商部门将联合城管、街道办等部门,督促引导他们诚信经营。”李剑特别提醒,价格低于市场价过多的水果,市民购买时一定要小心,谨防不良商家在秤上做了手脚;市民在农贸市场附近购买水果时,建议一定要去市场内的公平秤上复称,如发现缺斤短两的行为,可拨打12315进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