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盲点、思想上的盲从、行动上的盲干,既有畸形的发展观作祟,让一些人不愿意“量体”;亦暴露出技能层面的不足:一些人不擅长“裁衣”甚至不擅长“量体”。于是,相应的工作多见苦劳鲜见功劳,群众的评价多是嘘声少闻掌声
整合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儋州市那大镇细把脉高起点尊重个性,推进特色示范村建设,量体裁出特色村庄“致富衣”。(12月21日《海南日报》)
衣食之道,始于耕织。耕需因地制宜,织则量体裁衣。这些不仅由农耕生产的自然属性所决定,也是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最优化的必然选择。那大镇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突出抓好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积极探索“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特色示范村建设,既把握了经济建设的主脉,使当地的文化特色转化为了经济特色,经济特色转化为了发展优势;又抓住了农村发展的关键,把“土地爷”变成了“财神爷”,把农家院变成了桃花源,无疑将力促农民的钱袋子“那么大”,助推农村的发展路“那么宽”。
其实,在海南充分发挥热带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时下,“那大实践”并不少见。如面临台风致瓜菜受损等实际情况,我省今年就对冬季瓜菜积极实行“腾笼换鸟”,减少瓜类种植面积8万亩,改种椒类、豇豆等,实现冬季瓜菜出岛产值同比增长三成。在农业科技培训上,我省也与时俱进,从扶贫式、普惠式、侧重于基础性技能的培训,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但需看到,农业现代化不是一窝蜂地去成立农业公司、发展家庭农场,也不是生搬硬套地“人啥我啥”,啥卖得俏种啥养啥,而是站在城乡建设一体化、“三农”发展一盘棋的角度,谋篇布局落棋子,既善于抢“金角银边”抓机遇,也要善于夯实“草肚皮”谋长远,各司其职不缺位,各优其岗不劣位。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却发出了一些纸上谈兵的声音,出现了一些不顾实际的盲干。如新华社近日曝光的,广东某地“大手笔、大气魄”引进大项目,将“一次性土地流转”当成变相征地的手段,不仅让原本有利于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土地流转政策,被误读滥用,也让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让法治的底线遭遇践踏。
工作中的盲点、思想上的盲从、行动上的盲干,既有畸形的发展观作祟,让一些人不愿意“量体”;亦暴露出技能层面的不足:一些人不擅长“裁衣”甚至不擅长“量体”。于是,相应的工作多见苦劳鲜见功劳,群众的评价多是嘘声少闻掌声。这些,既有表现在“送科技下乡,助农民增产”等传统环节上的,也有表现在农业标准化、农业智能化等“新兴事物”上的。
发展农业没有捷径,造福农村没有终点,富裕农民不能浮夸。无论是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还是精细化、品牌化发展,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农民的意愿,遵循发展的规律,遵守法治的红线,与时俱进地想办法、找路子、迈步子。毕竟,脚踏“实”地,好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农家活才会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