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需补“短板”,发展要抓特长。对于传统的产业发展来说如此,对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升级而言,更需要在见贤思齐的同时挖掘优势,向特长要效益,借优势做文章。近年来的海南实践证明,无论是在旅游领域,还是在农业项目上,只有抓住了优势,才能抓住发展的突破口;只有做出了特色,才能赢得市场的话语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抓住优势首先要认清优势。海南的优势在哪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已明确地指出了我们的“长板”,即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热带海岛的旅游优势、绿色经济的生态优势、对外开放的先行优势、南海开发的资源优势和现代农业的热带优势。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更系统地阐述了我省在资源、环境、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七大优势,并就围绕南繁育种、冬季瓜菜等国字号农业品牌、滨海度假、邮轮游艇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油气化工产业群和信息产业群发力,形成产业转型升级、增长动力多元的发展格局,做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抓住优势,还要善于释放优势。要能够在更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抢抓机遇,把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体制优势,转变为敢为人先、积极作为的发展效能,突破“经济总量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瓶颈;
把“蓝色引擎”的国土优势,转变为加快转调、创新发展的“蓝海战略”,深耕厚养海洋宝藏、扬帆远航海上丝路;把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产业优势,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做富做美现代农业等。譬如既发挥热带瓜菜水果的种植优势,又借助南繁平台、航天平台,向农林产业链的育种上游掘金。
释放优势,关键在于主动作为。兵无常态,水无常形,要争做新常态下的弄潮儿,不仅需要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认识到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海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需要我们意识到,如果不与时俱进,“长板”也有可能变成“短板”,优势也有可能转为劣势,如我省依托于热带气候资源的冬季瓜菜,就面临着诸多省份“温室大棚”技术不断进步的挑战。这就倒逼我们要围绕特色产业创新创优,加快结构转型、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的步伐,向“高科技”要效率,向“深加工”要效益,向“精细化”要效应,并以群众满意做指标,以发展受益做考核。
释放优势,需要防范拔苗助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走出海南的特色发展之路,一定要因地制宜、稳中求进。既要有把“老字号”做好的本事,又要有不做“老古董”的视野;既要有敢于打破“吃老本”的勇气,又要有善于培育“新品种”的本领;既不能继续唯GDP论英雄,抱着“粗放增长”的“枯树”不放,也不能抛弃GDP不要,而是科学地发动新引擎,让GDP呈现出健康的绿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优势”上做文章,我们便能提升“海南制造”的竞争力;在“长板”上下功夫,我们便能再企“海南发展”的新高峰。而要做到这些,既需要全省上下凝聚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共识,更需要我们拿出打造“琼”字牌优势的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