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冬季瓜菜我才种几亩地,但是效益还不错。"加来农场向前村村民符新对记者说,"去年我花了30多万元盖起了2层小楼。"
1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加来农场向前村,平坦的公路两旁一个个瓜菜基地连绵成片,田里辣椒长势喜人,累累果实已经挂满枝头,一幅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菜农符新家的辣椒地里,符新正在采摘田里头的辣椒,看着颗颗饱满、苍翠晶莹的辣椒,他的脸上挂满笑容。
"我的一个邻居种了5分地的螺纹椒就收了3000多块,而一亩地能种10行的辣椒,这样子算的话一亩地能收6000元,价格好的话估计会更高。我主要种辣椒和南瓜,去年的价格很好,虽然这时候低了点,但我种植的辣椒就已经有了4万多块钱的收入,加上南瓜的收入,一年收入将近7万块钱没问题。"符新告诉记者。
在向前村,几乎家家种冬季瓜菜,种植模式也都和符新家一样,每年入秋延至来年年初。村里人靠种植瓜菜发家致富。许多菜农建起了漂亮的"菜楼",购买了崭新的小轿车。
符新希望,政府能够在技术指导方面和价格信息服务方面能够继续加大力度,这样可以准确知道市场价格信息,品种的价格走向,更采取应对措施。
在加来农场向前村的瓜菜收购站里,向前村村民李大哥进几大袋子的辣椒,这是他刚从田里摘来。他说:"虽然对别的椒类价格还是不太满意,但是能赚点总比没有得好,相对其他作物就好多了。有了稳定的收购渠道,今年更应该好好如何创新新的种植模式,提高瓜菜种植效益,使瓜菜收入在翻一番,争取来年买辆小车来开。”
据了解,近年来,加来农场大力引导职工发展反季节瓜菜和种养业,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职工种植的反季节瓜菜,占全县的1/8强,反季节瓜菜成为加来农场职工自营经济的“龙头”产业,带动了相关第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扶提西大蒜千亩蒜田联成了片,农民生活更加幸福了。 翁滔 摄
“我家现在种了8亩大蒜,去年在县城盖起房子,但我还是觉得种蒜比较有钱,基本上每天我和我老公都会从县城回来管理这些蒜苗。”扶提西村的陈丽娟对记者说。
扶提西村离县城只不过是十来公里的路程,因为村庄靠海,村民的生产方式都是农渔结合,而蒜却给了扶提西村带来幸福生活。
据了解,为打造具有特色的一村一品,东英镇政府经过调研,主动从外面引进客商,打开扶提西大蒜的销售渠道。由于大蒜的经济效益好,周边邻村纷纷效仿,村民把原有的甘蔗地和残次林改种大蒜,今年的种植面积从原有的几十亩蒜田已经增加到了1000亩。
村民王志勇是村里蒜农大户,每年的蒜田都是十几亩。他说,现在村里几乎家家种蒜,都不想种像甘蔗、纸浆林那些低效农作物,又累收入又少。大蒜一年两造,从每年的8月底直到翌年年初,每造大约70多天,亩产量达4-5千斤,按收购价平均每斤2.5元,每亩一造至少都有一万元的收入,一年计算每亩可有2万元的利润。
“田里用的肥料多是农家肥,大蒜不仅节省成本,又是绿色产品蒜的品质好了,种植规模也大了,各地的客商也纷纷赶来订购了,我们的腰包逐渐的鼓了起来,一些已富起来的村民‘大蒜楼’,并且有些人还买了农用车,便于下田干活。”村长王海茂说。
如今,扶提西大蒜有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千亩蒜田联成了片,“扶提西大蒜”的名声传得更远,价格会更高,农民生活就更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