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瓜菜品种单一价格高,夏秋高温多雨种不了菜,中部部分地区农民不擅种菜
记者 况昌勋
“海南作为全国‘菜篮子’,却吃着全国最贵的菜。”这种质疑,频频出现在媒体、网络社区,乃至街头巷尾。的确,海南每年冬季向北方城市供应300多万吨瓜菜,与此同时,海南本岛却时常“缺菜”。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矛盾的出现,一是全国“菜篮子”里的菜,和海南人民“菜篮子”里的菜,品种并不相同;二是海南瓜菜主要集中冬春季,而夏秋季却难以生产蔬菜。
冬季果菜量大
品种价格“水土不服”
进入1月,每天300多辆满载着豇豆、茄子、苦瓜、丝瓜等蔬菜的货车,跨过琼州海峡,运往内地各大城市。然而,海南蔬菜价格依然时常偏高,市民“菜篮子”负担重。
为何出现这种矛盾?细细分析菜的品种,就能解开这个谜。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主要是瓜类、椒类、豆类和茄类,其中瓜类占40%左右、椒类占25%左右。这四类均属于果菜(按食用器官分类法,蔬菜分为叶菜、果菜、根菜、茎菜、花菜等),而海南本地居民以消费叶菜为主。
并且,冬季瓜菜价格并不低。“1月初,冬季瓜菜田头收购价,茄子2.6元/斤、豇豆5元/斤、苦瓜3元/斤,远远高于本地叶菜的批发价(大部分时间维持在1元/斤到2元/斤)。”在海口从事蔬菜批发的黄世大说,这样的价格海口本地市民难以接受。
“某种程度上,冬季瓜菜还压制了叶菜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说,相比冬季瓜菜,叶菜种植劳动力投入大、风险高、利润薄。
儋州市王五镇枝根村村民吴小书,就已经不再种植叶菜,改种冬瓜。“一对夫妻,种叶菜仅能管3亩到5亩,深夜起来摘菜、拉到市场上去,白天还要管理,叶菜‘金贵’,一场暴雨就会颗粒无收。而冬瓜,一对夫妻可以管10多亩,每亩冬季瓜菜的利润还高些。”
这也就是,为何冬季瓜菜产业越成熟的地区,蔬菜价格反而更高的原因之一。
夏秋季高温多雨
海南难种菜
到了夏季,高温、烈日、暴雨及台风,影响海南蔬菜正常生产。“夏季,地里草长得比菜还快,蔬菜每造产量不到800斤/亩,而冬季产量3000斤/亩。”定安展望瓜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定震说。
菜农算了一笔账:在夏秋季,由于蔬菜病虫害严重、蔬菜所需肥料多,肥料和农药成本约1100元,而高温烈日天气,需要喷滴灌设施费用100元,水电费也增加一倍,需要60多元,合计每茬青菜的种植成本在1500元左右,这还不算地租与人工费,而每茬亩产不到800斤,合计成本约1.8元/斤。此外,如果算上暴雨、台风带来的损失,每斤青菜成本在2元/斤。
而供应海口的叶菜,主要是来自广西、云南等地的农民在秀英、琼山等城市近郊租地种植,每亩地租价格在1500元-3000元,而大棚农地租金高达4000元/亩-5000元/亩。如此算下来,每斤叶菜成本高到2.5元/斤,并且不计人工成本。
“高温多雨,导致不少易涝或排水设施不好的田地不适宜种植。”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说,高风险、微利润,导致不少农民夏季都不种植叶菜,加上产量低,夏秋季是海南叶菜匮乏时期。
中部山区
农民不擅种菜
夏秋季,中部地区的蔬菜价格算是全岛最高的地区,其中很大原因是山区农民缺乏种菜技术。
“每年从5月到11月都要买菜吃。”琼中红毛镇农民蒋金莲说,夏季天热,种不出菜,所以都不种。直到冬季,天气变凉,村民就把种子撒下去,稍微施些肥,就等着收获。
记者调查发现,中部山区的农民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不懂栽培技术,种菜如种山兰稻一样,撒种后就等着收获,很少管理,这就导致中部蔬菜冬季产量低。记者在琼中、白沙、五指山等山区采访发现,即使是冬季,农民种植叶菜的产量,普遍只有400斤-1000斤/亩,仅海口郊区农民种植产量的1/4到1/3左右。
所以,中部山区的蔬菜自给率较低,除了上山采摘野菜之外,夏季时期,大部分蔬菜需要从海口、儋州等地进货,由于运输、搬运等费用,菜价时常高于海口。而冬季,中部山区的蔬菜产量偏低,叶菜价格也不便宜,而根菜、茎菜还是以岛外菜为主。
这也就导致中部山区的乡镇和农村蔬菜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1月28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