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本报曾刊发过一篇《农民离市场有多远》的评论;20年后,这一问题并未完全得到回答——农产品“卖难”的消息仍时常见诸媒体。
不能掌握市场信息,没有市场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农民的增收。
而省供销社正以自己的行动,努力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尽力让单家独户的农民能组合起来拥有市场话语权。
与过去开“百货商店”做独门生意相比,现在的供销社是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民开阔市场眼界的得力领航员,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它没有过去“牛气”,但比过去“亲切”。
“亲”在想农民之所想。省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副主任林莹说,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关心的是土地里应该种什么?要怎么种?种出来后要怎么卖?如何带动农民增收?如何根据农民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类服务等。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卖给谁、怎样卖得好?这些正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亲”在为农民有所为。省供销社全系统目前共出资1.23亿元,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73家,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打破农民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让农民更了解市场;“领回”客商、带着农产品参展参会、直销进超市……看着自家种的产品卖到全省,卖到全国,甚至是卖到国外,农民满脸的喜悦和骄傲。
供销社利用自身拥有流通网络、销售渠道、社有企业,熟悉市场、联结农民、扎根农村的优势,让农业增了效,农民增了收。
“亲”在服务多方式活。为农服务,供销社须是一个“多面手”,在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农资、日用品、农产品、再生资源、供销能源、小额贷款等服务,不断拓展农业技术普及、培训人员、医药、烟花爆竹、维修等多方面服务领域。
有为才有位,近年来供销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构建全产业链为农服务体系,由单纯的流通领域向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渗透和延伸,赢得了不少农民的称赞。
但目前来看,我省农民散户化种植的市场弱势地位、农村综合服务功能薄弱、农产品市场急剧波动等一些现状仍未能改变。
面对现状,深化基层供销社改革、密切与农民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系仍然是一条绕不开的道路。对于市县供销合作社来说,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分类改造或重建基层社,使其能够合乎自主经营主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一体化要求。与此同时,如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联系和服务指导、加大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广泛联接各类为农服务力量,打造乡镇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等问题也直接摆在眼前,供销社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需要踩出更加脚踏实地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与现代农业的距离,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本报海口4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