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制种水稻在海南已有多年历史,海南地区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干热风等灾害,不少种农因此受灾,严重者甚至血本无归。“近年来,我省开始试点南繁制种水稻保险,为制种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海南保监局局长王小平介绍了2013年至2014年制种水稻保险理赔情况。她说:“两年共承保了3.8万亩,保费收入485.21万元,总赔款达到3358.44万元,简单赔付率达692.16%,有力地支撑了种农下一造的再生产。”
“保产量”农险的试验田
近期,2015年南繁制种水稻保险条款修订完成,备受关注的是:保险赔付的临界产量进行了调整,从每亩250斤调整为210斤。按照新条款,投保人受灾后产量为100斤,保险公司将对差额110斤进行估价赔偿,相当于保证了农民在受灾时也能获得210斤每亩产出收益。
正常年景,制种农户一亩地的产量是300斤左右,制种水稻保险250斤每亩的临界产量保障水平约为产量8成左右,制种水稻保险210斤每亩的临界产量保障水平则在7成左右。
在乐东九所镇抱旺,来自江西的制种农民王仕明近期一直在稻田里忙碌,一边忙着照顾水稻,一边忙着准备投保材料。
“这一季早造都开花了,2700亩都准备投保,投了保才能放心。”王仕明最近向海南人保财险递交购险资料,希望保单能尽快落实,不然心里一直挂着的大石头不能落地。
2014年,王仕明同样种了2000多亩早造,由于遭遇大风灾害,制种水稻受损严重。但是他一直购买制种水稻保险,共获得100多万元的赔付,种植成本都收了回来,还略有营收。
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省在南繁制种水稻保险上尝试“保产量”保险。2013年,海南南繁制种水稻保险从保成本转为保产量,保产量是保收益,保成本是恢复生产,“保产量”保险充分考虑了生产的经济价值,即生产过程中花费了多少钱,对种农保障力度更大。
记者从海南人保财险获悉,虽然南繁制种水稻条款进行修改,但并没有影响种农购买保险的热情,目前预计已有3万多亩制种水稻田申请测量待投保,显示出我省唯一一个“产量”保险的吸引力。
保费上调背后的薄利农险
农业生产风险较高,如果推广一般的商业保险,几乎没有商业保险公司愿意承保。2007年,我省探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吸引大量农户投保农险。
然而,今年制种水稻保险早造投保时遭遇一个棘手的情况:2013年-2014年,保险公司两年共承保3.8万亩,保费收入485.21万元,总赔款达到3358.44万元,出现严重亏损,保险公司开始在犹豫是否继续承保该险种。
海南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说,出现巨亏与条款制定有关,我们在尝试从“保成本”到“保产量”的过程中,临界赔付产量定得太高,现在希望通过适度地下调临界赔付产量、提升保费等措施,看看情况是否好转。如果再继续出现亏损,这项保险就很难推下去了。
据了解,2015年南繁制种水稻保险的保费率从6%提升至10%,免赔率从10%上升到20%,理赔的风力从4级上升为5级。这一系列调整后,在政府同样为种农提供60%的财政补贴的情况下,种农购买南繁制种水稻保险成本有所提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农村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国柱教授介绍,我国各地一般都是承保作物的物质成本,保险金额比较低,只相当于产量的30%-40%,农民普遍希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海南种植业保险转为“保产量”保险,可以有效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但是提高保障水平,相应的保险费就多了,这是一种必然;即使保险费率不变,较高的保险金额就要相应增加保险费。
“政策性农险不能让保险公司亏本,而是让保险公司在获得微利的情况下,保持积极性继续改进险种,进而为种植户提供更合适的保险产品,这一次适度上调保险费用就是为了南繁制种水稻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动态调整也能保证险种对农户更好地提供风险保障。”海南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或升级为中央补贴险种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有11处提及保险,其中就提出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我省的南繁制种水稻保险有望于今年升级为中央补贴险种。
回顾南繁制种水稻保险的试点过程,我省对该险种保费的补贴从最初的30%,到2013年以后上涨至60%,纳入中央补贴险种后,政府的补贴比例有望达到70%或更高,投保的农户保费负担将有所减轻。水稻南繁制种是个风险行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严重影响南繁制种基地和制种队伍的稳定,影响南繁制种的安全;水稻南繁制种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接下来上升为中央补贴险种,这将有效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对稳定和扩大南繁制种面积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