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东一行在叉河镇排岸村调研
人民网海南视窗昌江2月18日电 日前,昌江县委书记林东到叉河镇排岸村、红阳村调研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从游客舒适度和农民参与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整合昌江玉、美食等物产资源,整合宣传推介方式手段,推动旅游业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在前往调研地的中巴车上,林东给随行的县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列举了春节黄金周两组数据对比,一针见血指出昌江县旅游业“人旺财不旺”的尴尬窘境:全县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旅游收入1854.3万元,同比增长8.9%。五指山市则是旺丁又旺财,春节期间该市共接待游客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2%,旅游总收入4215万元,同比增长58.84%。林东指出,游客总量多而过夜游客少,我们现在是“只赚吆喝不赚钱”,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旅游资源名声在外,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只要我们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锲而不舍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坚定不移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昌江县的产业转型之路一定越走越宽。
叉河镇排岸村是昌江县主要木棉观景点之一。这里的木棉景观带夹在蜿蜒前行的石碌河与欢快流淌的水尾干渠之间,中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这里的木棉虽然不像王下和七叉成片成片漫山遍野大气磅礴,但沿着河边连绵近三公里,与几棵古老的芒果树终年钟毓着石碌河水,别有小家碧玉明眸善睐的灵动。春天一到,火红的木棉花如同一条红丝带上下翻飞,远远望去颇有“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意境。紧邻着水尾干渠就是一条火车轨道,每天有若干班次运载货物的列车通过。在轨道拐弯处,有几株古老高大的木棉树拱卫两侧,树顶的树枝彼此相连,花朵手牵着手,就像搭起了一座“彩门”。列车在远处摁响“呜”的一声喇叭,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压轨声呼啸而来,到达“彩门”那一刻,摄影发烧友们都会不约而同按下快门,定格动静相约、古老与现代同在的画面。
林东沿着观景线路调研,不时向陪同的叉河镇和县旅游局负责人提出“往年游客有什么反馈意见,梳理了没有,有什么改进服务措施”“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在木棉旅游季节摆卖哪些农产品”等问题。林东指出,相较王下和七叉,排岸村木棉景观有其独特的观赏视角和体验价值,有着交通便利的比较优势,我们一定要从游客舒适度和农民参与度出发,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抓紧建设河边悬空木栈道、芒果树下休息亭台等旅游设施,使观景线路从单一的直线往返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回路;要大力挖掘景观附近的叉河扒鸡、本地土鸡蛋、野芭蕉等原生态美食资源,带动农民建立圣女果、草莓等种植基地,使游客获得采摘体验,引导附近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早日端起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林东要求,昌化江畔木棉红旅游活动正在开展,相关部门要根据各地花期做好最佳观景点路标指引工作,从活动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每年不断改进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做到善做善成。
在红阳村,林东实地查看了圣女果种植情况,向当地农户了解价格和销售情况。据介绍,红阳村主要种植辣椒、南瓜、圣女果等经济作物。林东要求,要积极探索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新路子,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引进高效农业品种,以规模化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昌江县委常委符旺,昌江县副县长吴琼泽、刘进等参加了调研活动。(余恒平、陈家贞、林朱辉、郭周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