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水灵的永兴小白菜、鲜翠欲滴的永兴上海青、顶花带刺的永兴黄瓜、油绿发光的朝天椒成了永兴自选超市里人们争相购买的菜品。
2月6日,三沙市永兴岛上的居民自选超市正式开张,货架上便宜又新鲜的果蔬,从此改变了驻岛军警民以往“吃菜难”的状况。
这些受到驻岛军警民青睐的菜品,正是三沙市政府和驻岛单位合作的结果。也是双方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改善岛上的种植环境,在实践中探索、改良,用智慧和汗水精心培育出来的成果。
供给及时,小岛菜品产量高
“以前我们想吃菜都需要从岛外补给,最长的时候三个月吃不到青菜。”回忆起永兴自选超市开张之前的状况,前来超市选购蔬菜的渔民黄良丰感叹道,从前永兴岛的蔬菜只能通过交通补给船从海南岛运上来,遇到台风天气,船舶无法及时补给,蔬菜就成为永兴岛最为珍贵的食物。
“现在好了,在岛上就能买到刚种出来的新鲜蔬菜,而且价格也不贵!”黄良丰拿起一棵新鲜的小白菜感叹道,自己上岛快十年了,从原来的“吃菜难”,到现在在岛上就能买到的蔬菜,种类还特别多,这样的变化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
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三沙市与驻岛单位合作搭建5个高性能温室大棚,“庇护”着蔬菜的成长。记者在西沙供应站近2000平方米的4号大棚里看到,一垄垄茂盛的蔬菜正茁壮成长,芹菜、上海青、白菜、油麦菜,粗略一数,蔬菜的品种竟有十余种。
“蔬菜的产量比较理想。基本上一垄蔬菜,产量能达到400斤”,永兴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符朝宁指着大棚里的20多垄蔬菜说,现在永兴岛上的气候非常适合蔬菜的生长。二月份还没有过完,大棚里就已经收获了4000多斤的蔬菜。
在一路之隔的3号大棚里,2500平方米的大棚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瓜果——黄瓜、朝天椒、西红柿,甚至以前很少种植的茄子,都在大棚里生机勃勃。
符朝宁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大棚的管理人员都会采摘大棚里长得好的瓜果蔬菜,送到永兴岛食堂、永兴自选超市和驻岛部队,保障驻岛军警民一天的用量。
突破困境,技术改善种植环境
永兴岛和煦的阳光透过大棚顶部,照耀着大棚里瓜藤的每一条脉络。
技术工人蔡大茂时常在大棚里转悠:仔细地检查瓜果的结果情况,细细梳理长歪了的藤蔓……蔡大茂已经在永兴岛上生活了十余年,以往岛上恶劣的土壤条件,一直是老蔡头疼的问题。
“永兴岛上泥土很少,岛上的土壤大多是盐碱地、珊瑚石和珊瑚砂。”老蔡说道,这些“土壤”只能生长椰子树、防风桐等岛礁性植物,一般的农作物很难生存,就算好不容易种出了一点菜,菜叶也是绿中带黄,仿佛“营养不良”,更别说口感和新鲜度。
后来,岛上改良了种植的土壤,把绞碎的椰糠和沙土混合在一起,蔬菜的生长有所好转,可是这又出现了新问题——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根线虫,拔起一颗蔬菜,就看到蔬菜的根须长满了瘤子。
直到去年12月,三沙市与驻岛单位合作,并聘请岛外农业公司农业专家,寻到新突破,将一袋袋肥料运上永兴岛,再将肥料与永兴岛上的珊瑚灰等混合搅拌,培育改良成了有机土壤。新的土壤一经使用,原来困扰种植的问题就有了大的改善。
同时,农业专家还为蔡大茂等六名技师现场授课,“不好的瓜果该摘的就要摘”,蔡大茂边说边把黄瓜藤上一颗体型较小的黄瓜摘下,为了保证藤蔓上其他的黄瓜长得好,必要的“牺牲”一小部分。
一步一个脚印,现在,蔡大茂还学会了病菌观察和虫害类观察的技能,在以技术为支撑的大棚里,蔡大茂还尝试种起了水果:木瓜、芒果、莲雾……一棵棵新苗承载了人们寄托,在精心的照料下愈加茂盛。
硬件提升,瓜菜种类日趋丰富
大棚的种植环境有了改善,硬件相对也有所提升。永兴岛的天气多变,尤其是到了夏天,时而高温,时而暴雨,时而又要接受台风的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棚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供应站的5个温室大棚,均由具备抗风、防晒、防暴雨、防腐蚀性能的材料搭建。
符朝宁指着大棚的棚顶介绍,几个已经开好的通风口即将修缮安装风扇,智能调节棚内温度就不成问题;在大棚的侧面,一排塑料管从棚顶顺着大棚的形状平行而下,收集从屋顶汇集的雨水,进入大棚地下巨大的蓄水池,在少雨天气用作灌溉;在1号大棚里,新型的无土雾化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在一排排的种植泡沫板上,新鲜水灵的蔬菜长势正旺。
正在建设之中的2号大棚和5号大棚,新的功能也正在规划中。在2号大棚,用作培育菌类、芽类菜品的器具逐渐完善,驻岛军警民的菜谱将会愈加丰富。同样有着2500多平方米的5号大棚,作为苗圃培育出的种苗,日后也将投入岛礁绿化建设之中。“不断地完善创新,这正体现了我们三沙人忧国为民,实干创新的精气神”,符朝宁动情地说。
清风徐来,海波荡漾。发展势头正蒸蒸日上的永兴岛,正如一个渐渐成长的孩子,在自给自足、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实现主权三沙、幸福三沙、美丽三沙的美好愿景,飘荡在每一个三沙人的脑海心间,并指引他们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