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还没散去,屯昌县枫木镇农户王张华来到自家的槟榔园里,打开一根根蓝色喷灌管的开关,来自附近猪场的沼液立刻顺着管道流进土壤。望着一棵棵长势茂盛的槟榔树,王张华竖起大拇指说:“这些槟榔果实大,品质佳,生态种植就是营养好。”
在屯昌,这样种养结合的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及小规模养殖基地目前已建成循环农业利用示范基地39个,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地认证18个。屯昌,也因此成为我省首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县。
全省率先走上循环农业路
走在枫木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放眼望去,可见田间一株株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
“我们这片水稻马上就能收割了,生态种植就是好,今年这批水稻比去年丰产了好多。”屯昌县枫木镇村民刘大爷在长势喜人的水稻旁,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开心地说道。
在枫木镇当地,许多农民在政府的帮助和鼓励下,一改传统的种植模式,端起了科技农业的“饭碗”,利用循环农业沼液灌溉的方式进行瓜菜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循环农业是指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产生沼气、沼液和粪渣等衍生品,沼气用作发电,沼液用于灌溉,粪渣用作农作物的有机肥。农作物成熟之后的废弃根茎再喂食畜禽,减少饲料的使用。”枫木镇镇长王先介绍。
作为海南的畜牧养殖业大县,屯昌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45家,年生猪出栏27万余头,禽类出栏470万余羽。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粪便污染、水质污染、恶臭污染和药物残留潜在污染,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被严重制约。
“畜禽粪便利用好了就是‘宝’,直接排放就是污染和浪费。”屯昌县副县长蔡积东表示。治理污染,屯昌县的选择并不是简单地一关了之,只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2015年以来,作为传统农业县,屯昌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立足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在我省率先发展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共建成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示范基地28个、农村生态养殖小区50个、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4.8万亩,产生了“猪—沼—果”“猪—沼—瓜菜”“猪—沼—热作”“牛—牛粪发酵—蚯蚓”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结构模式。
循环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牲畜粪便变废为宝,污水零排放,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带来经济效益。”屯昌茂昌养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祖励介绍说。该合作社主要养殖瑞士品种西门塔尔种牛和蚯蚓,采用“牛-发酵-蚯蚓”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即牛粪用作养殖蚯蚓,将清洗牛栏的水引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来煮饭和照明,沼液浇灌牧草,牧草再喂牛。靠着这个循环农业模式,目前茂昌合作社在养牛方面已经吸纳了6名社员,户均年收入4万元;养殖蚯蚓的有30户社员,户均年收入3万元,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以前当地的村民都很排斥我们的养殖场,生怕我们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现在,我们的种猪场反倒成了村民们欢迎的肥料产地。”海南罗牛山南吕原种猪场生产技术负责人渠为说道。
据了解,2015年10月起,为科学治理罗牛山公司南吕原种猪场粪污达标排放问题,在屯昌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开工建设了罗牛山循环农业示范区和枫木洋区水肥一体化项目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猪场污水深度处理、沼液水肥一体化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站、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示范点等。
如今,置身在罗牛山南吕原种猪场园区内,几乎很难闻到刺鼻的味道。取而代之的却是园区周围一片片长势良好的槟榔和各种瓜果蔬菜。渠为介绍,该种猪场所产生的沼液可用于灌溉枫木洋片区4138亩地的农作物。包括瓜果蔬菜基地2942亩,红心蜜柚基地500亩,槟榔园200亩,橡胶地面积496亩等。
“发展循环农业既是农业污染治理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正确道路。”屯昌县委书记田志强表示。
得益于生态种养模式带来的众多“甜头”,屯昌在发展循环农业上更加坚定了信心。2016年屯昌县累计投入1.46亿元实施八大板块27类循环农业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达到5.1万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达到6.1万亩,改良土壤达到2万亩。
目前,屯昌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年沼液沼渣利用量达11万吨。
撬动供给侧改革破解瓶颈
近年来,屯昌通过制定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地认证18个,完成“屯昌黑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进一步强化“枫木苦瓜”、“屯昌香鸡”、“枫木香草鸭”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完成12个农产品县级地方标准编制等一系列措施,极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屯昌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借助农民博览会这个平台,加大农产品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加快“互联网+农业”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网上交易、产销对接、物流配送的市场营销新模式。
与此同时,屯昌结合循环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旅结合,大力发展热带观光四季果园,已完成5个水果种植体验园建设。位于屯昌县坡心镇的猪哈哈农场是屯昌吸引投资、发展农旅结合的最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