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洋镇南罗村委会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经营模式发展葡萄种植产业,既给游客带来了采摘和游玩的乐趣,也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致富果”。图为葡萄园工人在采摘葡萄。记者 黎有科 摄
据《今日儋州》消息 六月骄阳,阳光似火。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悬挂在葡萄树上,随风摇曳,圆实而水灵,从里到外透出一股股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这是距离儋州市区8公里的兰洋镇南罗村委会丰盛生态葡萄园。目前,正是葡萄采摘季,小小的葡萄不仅为游客增添了采摘和游玩的乐趣,更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致富果”。
南罗村贫困户梁水清,家里有3口人,往年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以橡胶和外出打工为主,生活较为拮据。“如今赶上了好政策,在家门口就有钱赚,脱贫越来越有希望了!”梁水清告诉记者,丰盛生态葡萄园就在村里,有活儿干时每天能得工钱80元。如今,自己不仅在葡萄基地务工获得收入,还通过资金入股儋州七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份就与合作社其他贫困户一起领到了首次分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罗村委会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经营模式,鼓励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土地租赁、劳动就业等合作方式,加入儋州七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种植葡萄。此外,合作社需要招工时,也优先招聘贫困户劳动力,每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目前,参与葡萄种植的贫困户有69户,其中南罗村27户,加老村42户,今年1月都分别领到了首次分红3000元。
“葡萄产业做大了,有了效益,村委会今年还将继续鼓励10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南罗村委会书记梁永朝说,如今,种植葡萄已成为众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镇政府的帮扶下,我家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今年已70多岁的杨开院是南罗村委会墩响村人,妻子患有智力障碍,两人都失去了劳动力,育有两子,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在镇政府的帮扶下,他加入了七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如期领到分红,如今还住进了由政府扶持危房改造建成的平房,大儿子平时会到葡萄园帮工,小儿子在兰洋镇当护林员。此外,杨开院还养起了乌骨鸡、金钱龟、蜜蜂等产业,生活越来越好。
在采访中,兰洋镇扶贫开发站主任杨振业告诉记者,现如今是脱贫巩固的重要阶段,该镇将紧盯扶贫工作目标,着力打造“一镇一品”,计划把未脱贫的海孔、番开、兰洋等村委会共200户贫困户分别以村委会为单位,成立贫困户合作社,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使种植面积扩大至500亩。结合南罗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抓住打造黎族特色村寨之机遇,促进“农业+休闲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深度融合,推动兰洋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兴旺局面。此外,南罗村利用黎族风情村寨建设项目扶持之资金,硬化了村巷,建起了绿化带、休闲广场、运动广场和文化图书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兰洋镇是一个以黎苗族同胞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镇,以前群众主要以橡胶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橡胶价格的下跌,许多群众的生活一度陷入窘迫。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该镇大力引进葡萄、益智、槟榔、仔姜和养蛇、养龟、养羊、羊鹅、养牛等九大扶贫种养产业,帮助贫困户走上了脱贫之路。据统计,2016年全镇共有贫困户336户1428人实现脱贫。( 记者李绍远何秀玲林晓云实习生李常编辑范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