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橙橙的万亩田洋吹起了金色的波浪,一台台水稻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忙碌着,红红的莲雾挂满翠绿的枝头,一簇簇荔枝把树枝压弯了腰,定安的农业一派繁荣的景象,田间地头到处活跃着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充满丰收的欢声笑语。
“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近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推进热带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品牌农业助推经济发展
定安正式入选“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定安粽子、定安黑猪、定安鹅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安大米成功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对定安过去5年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定安不断夯实农业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定安富硒大米、定安粽子、定安黑猪等产业品牌,按照“培植龙头带产业,产业建设抓示范”的发展思路,推进发展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全县共有921家家庭农场,7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捆定安粽子讲究‘三横三纵’,扎绳太松米馅易泄露,水易渗入粽中,导致口感不佳。扎绳太紧粽子外观不好看,包完后要进行柴火烧,一锅粽子从准备到出炉得近两天时间。”说到定安粽子,54岁的“黄阿姨”黄善梅有说不完的话,她介绍到,2016年“黄阿姨”粽子借助电商平台成功销售26万余个粽子。
在2017年定安粽子电商竞购会上,现场总计销售出200万个定安粽子,成交额达到2400万元;在2017年第八届中国海南农民博览会上,定安展馆现场销售额近10万元,签约意向合作订单5宗,金额1.45亿元。
品牌创建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定安婉芸庄蜂蜜和定安黄阿姨粽子两个品牌自创立以来,间接带动了定安中瑞农场周边200多个劳动者就业,其中30户贫困户,有力解决了农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并且带动了猪肉、鸭蛋、粽子等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定安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的打造工作,出台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实施项目建设等进行扶持和奖励,大力推动定安富硒大米、定安黑猪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化,努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定安芋头、婉芸庄和冷泉蜂蜜、黄阿姨粽子、河头土鸡蛋、冷泉鹧鸪菜等一系列新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经济效益。
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旅游发展
阳光慵懒地洒向波光粼粼的南丽湖,海拔180米的文笔峰平地拔起,富硒土壤栽种的瓜果飘香、独木成林的亚洲榕树王、江南水乡高龙村、乡村理想的茶道世界……静美定安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休闲观光的游客。
在定安,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作物种植、销售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生态红色养生游、古色古乡文化游、黄竹采摘节、白塘赏莲花、彩虹农场青少年科普活动及烧烤露营体验……农业越来越多的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兴起。
定安有传统农业的优势,也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工作、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就地开辟一些农家乐、乡村度假酒店,并发展富硒莲雾、富硒大米等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定安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这句话道出了定安农业发展的要点。
定安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定安包蜜园乡村旅游点、黄竹镇采摘节、百里百村骑游行等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光娱乐,形成了以生态保护、农业体验、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定安休闲农业新亮点。
“十二五”期间,定安重点扶持南部“四镇一场”百里百村、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南海农场万亩菠萝蜜园区、龙门荔枝观光果园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园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乡村自驾游、背包游、露营游等旅游项目。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和定安包蜜园乡村旅游点被省农业厅评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为推进定安旅游业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效
古木葱郁参天,小桥流水无声,翰林万亩田洋里翠绿的禾苗迎风摇动,龙州洋及高秀洋常年瓜菜基地里瓜农摘来满筐的瓜菜,定安龙湖南科食用菌基地内,一朵朵菌菇蓬勃生长,槟榔树上结出形状均匀、肉质饱满的果实……走进定安,每到一处,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近年来,定安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打造城郊型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的目标,重点打造龙州洋及高秀洋常年瓜菜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定安黑猪、定安鹅及富硒鸡的集约化标准养殖产业,重点抓好定城平和罗非鱼养殖园区、新竹南华养殖合作社、龙湖南科食用菌基地等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岸上养猪、水上养鹅、水下养鱼,猪粪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发酵之后的肥水直接排入鱼塘内用来养鱼,养出来的大头鱼个头大,肉质鲜嫩,剩下的肥渣则免费供应给附近农户,作为花生、槟榔的有机肥料。”在南华养殖合作社,李南华告诉记者,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节约了养鱼成本,节能环保,而且有效地整合了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采用立体养殖之后,南华养殖合作社的产值呈现跳跃式发展,现在,合作社年出栏8000头黑猪,10万只定安鹅,2000多吨鱼,纯获利可达一千万元以上。
五年来,定安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2016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29.2万亩,同比增长0.3%,预计总产量10.1万吨,橡胶收获面积约188625亩,产量约9745.96吨。全县水果收获面积约53695.9亩,产量约77043.37吨;槟榔收获面积82807亩,干果总产量约21875万吨;2015跨2016年度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1.71万亩,总产量15.07万吨,总产值5.01亿元。2016跨2017年度种植瓜菜11.8万亩。
“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近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推进热带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品牌农业助推经济发展
定安正式入选“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定安粽子、定安黑猪、定安鹅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安大米成功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对定安过去5年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定安不断夯实农业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定安富硒大米、定安粽子、定安黑猪等产业品牌,按照“培植龙头带产业,产业建设抓示范”的发展思路,推进发展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全县共有921家家庭农场,7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捆定安粽子讲究‘三横三纵’,扎绳太松米馅易泄露,水易渗入粽中,导致口感不佳。扎绳太紧粽子外观不好看,包完后要进行柴火烧,一锅粽子从准备到出炉得近两天时间。”说到定安粽子,54岁的“黄阿姨”黄善梅有说不完的话,她介绍到,2016年“黄阿姨”粽子借助电商平台成功销售26万余个粽子。
在2017年定安粽子电商竞购会上,现场总计销售出200万个定安粽子,成交额达到2400万元;在2017年第八届中国海南农民博览会上,定安展馆现场销售额近10万元,签约意向合作订单5宗,金额1.45亿元。
品牌创建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定安婉芸庄蜂蜜和定安黄阿姨粽子两个品牌自创立以来,间接带动了定安中瑞农场周边200多个劳动者就业,其中30户贫困户,有力解决了农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并且带动了猪肉、鸭蛋、粽子等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定安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的打造工作,出台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实施项目建设等进行扶持和奖励,大力推动定安富硒大米、定安黑猪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化,努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定安芋头、婉芸庄和冷泉蜂蜜、黄阿姨粽子、河头土鸡蛋、冷泉鹧鸪菜等一系列新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经济效益。
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旅游发展
阳光慵懒地洒向波光粼粼的南丽湖,海拔180米的文笔峰平地拔起,富硒土壤栽种的瓜果飘香、独木成林的亚洲榕树王、江南水乡高龙村、乡村理想的茶道世界……静美定安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休闲观光的游客。
在定安,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作物种植、销售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生态红色养生游、古色古乡文化游、黄竹采摘节、白塘赏莲花、彩虹农场青少年科普活动及烧烤露营体验……农业越来越多的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兴起。
定安有传统农业的优势,也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工作、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就地开辟一些农家乐、乡村度假酒店,并发展富硒莲雾、富硒大米等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定安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这句话道出了定安农业发展的要点。
定安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定安包蜜园乡村旅游点、黄竹镇采摘节、百里百村骑游行等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光娱乐,形成了以生态保护、农业体验、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定安休闲农业新亮点。
“十二五”期间,定安重点扶持南部“四镇一场”百里百村、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南海农场万亩菠萝蜜园区、龙门荔枝观光果园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园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乡村自驾游、背包游、露营游等旅游项目。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南海基地和定安包蜜园乡村旅游点被省农业厅评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为推进定安旅游业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效
古木葱郁参天,小桥流水无声,翰林万亩田洋里翠绿的禾苗迎风摇动,龙州洋及高秀洋常年瓜菜基地里瓜农摘来满筐的瓜菜,定安龙湖南科食用菌基地内,一朵朵菌菇蓬勃生长,槟榔树上结出形状均匀、肉质饱满的果实……走进定安,每到一处,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近年来,定安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打造城郊型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的目标,重点打造龙州洋及高秀洋常年瓜菜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定安黑猪、定安鹅及富硒鸡的集约化标准养殖产业,重点抓好定城平和罗非鱼养殖园区、新竹南华养殖合作社、龙湖南科食用菌基地等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岸上养猪、水上养鹅、水下养鱼,猪粪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发酵之后的肥水直接排入鱼塘内用来养鱼,养出来的大头鱼个头大,肉质鲜嫩,剩下的肥渣则免费供应给附近农户,作为花生、槟榔的有机肥料。”在南华养殖合作社,李南华告诉记者,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节约了养鱼成本,节能环保,而且有效地整合了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采用立体养殖之后,南华养殖合作社的产值呈现跳跃式发展,现在,合作社年出栏8000头黑猪,10万只定安鹅,2000多吨鱼,纯获利可达一千万元以上。
五年来,定安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2016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29.2万亩,同比增长0.3%,预计总产量10.1万吨,橡胶收获面积约188625亩,产量约9745.96吨。全县水果收获面积约53695.9亩,产量约77043.37吨;槟榔收获面积82807亩,干果总产量约21875万吨;2015跨2016年度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1.71万亩,总产量15.07万吨,总产值5.01亿元。2016跨2017年度种植瓜菜1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