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公园园道两边各有一疋四四方方的小湖,护栏下一对一对坐着妇女们,在施弄一种古老的整容手艺———绞脸。她们一边施弄一边细语,不知互相传递什么有趣的信息,不时爆出笑声。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声悦耳的男高音在园中响起,牵去了我的目光,也牵动我的脚步。园中已拥挤着游园的市民,三五成群的在打太极拳、练健身气功、舞太极剑,年轻些的在跳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健身舞……
歌声响处,在大榕树酽酽绿荫下。靠树根处拉开活动长桌,摆上电视机、音响设备,开起露天卡拉OK摊。钻进客房的歌声就是从这里飘起的。北去三五十米又是一摊,但不是唱歌的,是琼剧专场卡拉OK。观众多是上了年纪的阿伯阿公、阿婶阿婆。正要往外走,陪同游园的朋友说园里有几个亭子,值得游一游。这时,我才注意到园里没什么建筑物,几个错落有致的亭子掩映在树荫下,特别显眼。
来到一个叫“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前,里面的字刻吸引了我。内外十六根亭柱上,澡井上方横牌上彤红辉耀,有楹联,有匾额,琳琅满目。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融汇一亭。这让我十分惊讶,更令我惊讶的是赠联题匾者竟尽是民国时期的名流,有林森、孔祥熙、冯玉祥、李宗仁、孙科、张学良、于右任等人。
在一个花坛前,一个小亭的故事打动着我。花坛是一园形土墩,原是一个小亭的台基。亭叫“李公去思亭”,李公即李钟岳,安徽桐城人,民国时期莅任文昌知事。三年任上勤政爱民,文昌公园就是他任上捐廉建设的。身为县官的李钟岳卸任时竟身无分文,只好借路费回乡。后又将所借盘缠如数寄还。文昌人感念他,便将此款在公园内建亭以纪念。只可惜,此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台风刮毁,只留一方台基。
优美雅致的环境是一个公园的形,饱蕴历史文化独特信息是它的魂。文昌公园,就是这样一座有形有魂的公园。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声悦耳的男高音在园中响起,牵去了我的目光,也牵动我的脚步。园中已拥挤着游园的市民,三五成群的在打太极拳、练健身气功、舞太极剑,年轻些的在跳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健身舞……
歌声响处,在大榕树酽酽绿荫下。靠树根处拉开活动长桌,摆上电视机、音响设备,开起露天卡拉OK摊。钻进客房的歌声就是从这里飘起的。北去三五十米又是一摊,但不是唱歌的,是琼剧专场卡拉OK。观众多是上了年纪的阿伯阿公、阿婶阿婆。正要往外走,陪同游园的朋友说园里有几个亭子,值得游一游。这时,我才注意到园里没什么建筑物,几个错落有致的亭子掩映在树荫下,特别显眼。
来到一个叫“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前,里面的字刻吸引了我。内外十六根亭柱上,澡井上方横牌上彤红辉耀,有楹联,有匾额,琳琅满目。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融汇一亭。这让我十分惊讶,更令我惊讶的是赠联题匾者竟尽是民国时期的名流,有林森、孔祥熙、冯玉祥、李宗仁、孙科、张学良、于右任等人。
在一个花坛前,一个小亭的故事打动着我。花坛是一园形土墩,原是一个小亭的台基。亭叫“李公去思亭”,李公即李钟岳,安徽桐城人,民国时期莅任文昌知事。三年任上勤政爱民,文昌公园就是他任上捐廉建设的。身为县官的李钟岳卸任时竟身无分文,只好借路费回乡。后又将所借盘缠如数寄还。文昌人感念他,便将此款在公园内建亭以纪念。只可惜,此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台风刮毁,只留一方台基。
优美雅致的环境是一个公园的形,饱蕴历史文化独特信息是它的魂。文昌公园,就是这样一座有形有魂的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