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钱学军在致辞中说,党中央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大学专门设立“双一流”项目,旨在培育优秀的乡村青年和致力于遗产地研究与保护的青年师生,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工作队伍。为此,中国农业大学特邀在乡村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极具建树的8位教授,为研修班和研习营学员授课,目的是塑造时代新人,培育乡村的内生力量,希望借此倾听乡村青年和青年学子的心声,共同探索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开班第一天,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咨询小组轮值副主席闵庆文指出,农业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日本佐渡岛稻田-朱鹮共生系统、中国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两个正面案例和菲律宾伊富高稻作梯田系统这一负面案例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三个误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立起来、不能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立起来、不能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对立起来。此外需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多方参与机制,从而实现保障食物安全、消除贫困、保护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等目标。
中国农业博物馆原馆长、农业农村部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幸穗告诉入营的学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考虑对静态物质的保护,也要关注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监督者的相关利益与责任。在保护过程中,农业系统的核心技术内容不能改变。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自然环境变化、生产条件改变、村庄空巢消失、遗产认知缺失等挑战,可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来解决,例如选拔培育可以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良品种、把空巢化的遗产地交由专业部门管理等。一些地方将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为旅游地之后,伴随着客流量的增长,病虫害等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应逐步克服农业文化遗产的濒危性。
著名农业生态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以“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生态智慧”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国家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传统农业的结构趋同现象和东西方农业发展的历史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就“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就“基于小农生产和市场对接的试验”,中华商标协会地理标志分会副会长赖俊杰就“地理标志:目光之外的农业遗产”,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宋一青就“农民种子网络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就“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入营演讲。
在一周的时间里,学员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把平时在保护农耕文化工作中的困惑,一一与专家展开交流、探讨。“参加这次培训,我们感受到了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底蕴的魅力,从中也可以找到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来自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系统的王振兴说。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基层带头人刘海庆说:“这几天入营集中并系统地对农业文化遗产事业进行学习、梳理,我们看到了大家保护遗产的精神劲头,许多困惑也得以一一释疑,我们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发展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充满了信心。”来自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的基层干部吴日益告诉记者,几天的研修,自己一直心潮澎湃,在农业知识的殿堂里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交流的每一个场景,都难以忘怀。
“这是一项‘种子’工程,把种子埋进土里,就是把希望放在心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孙庆忠说,在研讨有关乡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农业文化遗产研习营的青年师生还将利用夏季暑期深入遗产地开展为期30天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调查,奔赴河北涉县和云南绿春县。此外,后续的研修班和研习营还将在2019年11月继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