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十年,百折不挠,澄迈“80后”青年王广焕返乡圆了创业梦
王广焕在养鸡场给鸡崽喂食。
草木茂盛、鸟啼声声……6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澄迈县加乐镇加茂村橡胶林下的一家养鸡场。在这里,圈地散养的一只只鸡或在树下“闲庭信步”,或疾驰奔走,不时发出嘹亮的打鸣声。而养鸡场的主人、“80后”青年王广焕正蹲在一群小鸡崽中间,为它们抛撒稻谷。
十年创业路,从伙房到养鸡场,从大厨到“鸡司令”,王广焕直言,虽历经坎坷,但如今取得的成绩令他欣喜:每年都有近两万只林下散养,食用稻谷、玉米的“生态鸡”从养殖场出栏,总营业额突破百万元,毛利接近20万元。
王广焕2002年高中毕业后辗转深圳、汕头、海口、三亚等地打工,到2007年,他已成为三亚一间川菜餐厅里小有名气的厨师。“在餐厅里待了几年后,我发现多数城市餐饮场所对农村散养的‘生态鸡’需求量很大,这让我找到了商机。”于是,王广焕摘去厨师帽,穿起粗布衣,回到家乡购鸡养鸡,重新当起农民。
但很快,一盆接着一盆的“冷水”,浇灭了王广焕的热情。头一年,缺乏技术的王广焕面对鸡新城疫(即“鸡瘟”)束手无策,首批买来的1000多只鸡苗近一半受感染后病死,幸存的鸡出栏时品相不佳,难逃被低价抛售的噩运。“到2008年下半年,我东拼西凑再买来1000只鸡崽,同时辛辛苦苦背了十多天的木料,为小鸡崽搭建起了两座鸡棚,可台风‘黑格比’携狂风暴雨而来,又给了我一次惨痛的教训。”
王广焕还记得,台风肆虐的夜晚,他睡不着觉,待雨势稍小,就急忙前往两座鸡棚查看,发现一座鸡棚已被刮倒,另一座的棚顶被散落的树枝砸穿,小鸡崽们挤在一小块土地上避雨,损失十分惨重。“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到三亚打工,为再次创业积累资本。”王广焕始终认为,自己在家乡能干出一番事业。
2009年底,王广焕再次回到家乡。这次他改变了之前“粗放式”管理的策略,硬生生“啃”下了20余本养殖技术书,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遇到保温等养殖问题,他不厌其烦地去文昌找养殖专家讨教;销路打不开,他就拿着自己的鸡送给顾客品尝,直言“不好吃不要钱”。
“坚持下去总会见到属于自己的‘彩虹’。到2012年,我养的鸡在客户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收支逐渐平衡,也让我更坚定要走这条创业路。”王广焕表示,如今,自己在林下圈地散养鸡的做法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同,生意也蒸蒸日上,平均每只鸡每斤可卖到18元,“周边5户贫困户看到我挣钱了,也争着找我学技术、发展养殖业,有的在春节前后就挣了近两万元,他们高兴得不得了!”
王广焕告诉记者,养鸡十年,自己应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我打算把林下‘生态鸡’的品牌做起来,通过直播、电商销售等形式,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绿色无公害的食品,进而帮助周边百姓增收致富,共同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