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农资信息 » 农药肥料 » 正文

【动态】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策略

发布日期:2014-08-25  来源:村村通动植物医院  浏览次数:4201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上的头号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果实形成为害。在果实子叶生长期,蒂蛀虫会加重荔枝落果,导致产量剧减,在果实成熟采收期,蒂蛀虫可造成荔枝果蒂带虫,使果实品质尽失。荔枝蒂蛀虫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一种蛾类害虫。其一生必须过卵、初孵幼虫、入果幼虫、预蛹、蛹和成蛾6个阶段,缺一不可。
    1.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
    在蒂蛀虫的6个发育阶段中,入果幼虫是防治不了的,此时其虫体位于荔枝果实内部,防治措施很难接触到虫体。卵和蛹也是防治不了的,它们的抗逆性很强,就算直接浸泡在农药中也很难被杀死。预蛹也很难防治,虽然其虫体还保持着幼虫状态,但外部却包裹着一层虫茧,农药药液很难接触到虫体。
    蒂蛀虫能被防治的发育阶段只有成蛾和初孵幼虫。成蛾和初孵幼虫也是蒂蛀虫的防治适期,错过这两个发育阶段,田间蒂蛀虫的发生将很难被控制。所以,蒂蛀虫的第一个防治策略为: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
    2.子叶生长期之前压低虫口密度
    蒂蛀虫除了为害果实外,还可以为害花穗和嫩梢,以幼虫蛀食嫩梢、新叶中脉和花穗嫩茎近顶端,使日后新叶中脉变褐,花穗和嫩梢顶端枯死。但在梢期和花期,蒂蛀虫的虫口密度均很低,也不形成为害,一般不需防治。当荔枝进入果期时,蒂蛀虫随即爆发成灾,必须及时防治。
    就种植单一品种的荔枝园而言,蒂蛀虫在果期一般只发生2代。果期的第1代为害幼果,第2代为害成果。当荔枝果核中的液态胚乳消失,子叶开始生长,果肉从种柄长出,果实进入子叶生长期时(果肉自种柄开始生长,至果肉完全包裹种子为止,为子叶生长期),蒂蛀虫果期的第1代才开始为害,主要蛀食果肉、种皮和子叶。而在此之前,蒂蛀虫基本不为害果实。
    从子叶生长期开始,蒂蛀虫种群数量进入爆发式的增长状态。当荔枝果实调头并开始着色时,蒂蛀虫果期的第2代发生危害,主要蛀食果蒂内的种柄。荔枝采收后,剥开果皮所看到在果蒂位置的蒂蛀虫,就是第2代的幼虫。此时,蒂蛀虫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
    因此,果期蒂蛀虫防治的关键为:在荔枝子叶生长期,蒂蛀虫种群数量进入爆发式增长之前,将蒂蛀虫虫口密度尽量压低,虫口密度越低,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基数就越少,后期的防治压力就越小。如果这段时间没防治好,蛀蒂虫数量就会快速增加,一变百,百变万,其田间数量会从此居高不下,防不胜防。所以,蒂蛀虫的第二个防治策略为:在荔枝子叶生长期之前,尽量压低虫口密度,越低越好。
 

 
[ 农资信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资信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