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
冬季瓜菜集中育苗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琼农字〔2014〕124号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农林、农科)局(农委)、农技中心:
我省9-11月份有台风暴雨影响,早期冬季瓜菜生产易遭损失,为规僻不良天气的影响,提高瓜菜种苗质量,依据种植时间有计划组织集中育苗,确保早期种植的冬季瓜菜早上市,抢占北运市场,提高瓜菜产业效益.现提出冬季瓜菜集中育苗指导性意见,供各市县农业部门参考,根据实际情况拟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已建瓜菜集约化育苗中心的作用,引导已建设育苗大棚的企业或合作社,建设规模化育苗基地,培育优良瓜菜种苗供给农户种植,组织农民采用小拱棚小面积集中育苗。推广瓜菜集约化育苗集成技术,积极推广瓜类嫁接苗,提高种苗质量。依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瓜菜种植时间和育苗时间,根据农户种植品种、时间和面积,实行订单育苗。
二、建设目标
力争今冬明春瓜菜集中育苗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力争各瓜菜生产重点乡镇建设一个规模瓜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每个规模集约化育苗基地供苗种植面积达2000亩左右,瓜类嫁接苗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区域布局
全省均可推广瓜菜集中育苗,要根据区域布局,突出本地特色品种,如三亚市的哈密瓜、黄瓜、茄子等,文昌市的西瓜、红尖椒等,琼海市的泡椒、冬瓜等,万宁市的苦瓜、黄瓜等,陵水县的哈密瓜、樱桃番茄等,乐东县的哈密瓜、苦瓜等,澄迈县的丝瓜、节瓜等,屯昌县的苦瓜等,保亭县的苦瓜等,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的南瓜等。
四、育苗基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地块集中育苗,完善育苗基地的供水、供电等设施。依据种植面积选择育苗地点,就地方便供苗。农户小面积集中育苗可利用地势较高的碎部土地,需建设小拱棚防雨防晒。
五、育苗业主选择
由市县农业主管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确定育苗业主,选择当地群众信誉好,拥有育苗设施和技术,能确保瓜菜种苗质量的业主负责集中育苗。
六、育苗技术要点
(一)瓜类
1、播种期
海南冬季种植的瓜类主要有冬瓜、苦瓜、黄瓜、节瓜、南瓜、丝瓜、葫芦瓜、佛手瓜等,各地应根据不同的品种、气候条件、种植方式及市场需求时间等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2、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集中育苗,一般选择50-70穴塑料苗盘。
3、营养土配制
海南使用比较多的是椰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肥沃的园田土、河砂、少量化肥及杀菌剂等混合而成的营养土。一般以椰糠、园田土和河砂做主料,约占80~90%,有机肥约占10~20%,每立方米加三元复合肥1千克,50%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100克,充分拌匀后装盘。
4、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将水温调至60℃,放入种子并不停地搅拌15分钟,注意水温保持在55~60℃,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2)药剂浸种: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用72.2%普力克水剂300倍液和2%加收米300倍液浸种2小时。处理后的种子可直接催芽或直播。催芽适宜温度为25-30℃,当种芽露白至0.5厘米长时播种。
5、苗床准备与播种
苗床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最简单是放在地面上,但需用薄膜隔离。为了保证全苗,育苗盘装营养土后,要浇足水分,待水渗下湿度适宜时再播种。播种时种子宜平放,深1.5~2.0厘米,覆土操作最好由一人完成,以便做到覆土均匀,保证出苗整齐。
6、苗期管理
瓜类苗期管理因播种季节和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秋季播种的苗期管理,应重点以适当遮光、防暴雨、降温、保持一定湿度和防止徒长为目标。具体措施是搭建育苗薄膜棚或网棚,种子出土后至移植前的2~3天,每天上午11:00-下午3:00,用50%遮阳网覆盖,早晚各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和降低地温,但不能浇水过多,以防瓜苗徒长。冬春季播种的苗期管理,应以防寒为重点,具体措施是播种后就用薄膜覆盖,出苗后若遇强冷空气影响,早晚宜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保温。
苗期的养分管理:秋季播种的由于生长快、苗龄短,一般只在子叶充分展开后,浇施一次0.3~0.5%的三元复合肥水;冬春季播种由于温度较低,生长慢,苗龄稍长,一般要浇施二次肥水。
苗期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瓜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可用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2%加收米500倍液进行浇灌;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及白粉虱等,可用20%吡虫啉或20%啶虫咪3000倍液进行喷杀。
7、种苗出圃标准
子叶完整、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完好、叶片无病虫为害、一般有2-3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
(二)茄果类
1、播种期
海南冬季种植的茄果类有辣椒、茄子和小番茄等三种。播种期因品种、气候条件、种植方式及市场需求时间等而有所差异,一般8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由于此类蔬菜生育期较长,延后播种,产量较低、效益差,播种一般宜早不宜迟。
2、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集中育苗,一般选择70-128穴塑料苗盘。
3、营养土配制
与瓜类育苗配制相同,也可选用商品专用育苗土。
4、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将水温调至55℃,放入种子并不停地搅拌15分钟,注意水温要保持在50~55℃,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2)药剂浸种:预防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可选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半小时,并用清水洗净;预防病毒病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处理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处理后的种子可直接催芽或风干后直播。催芽温度以白天25-30℃,晚上18-20℃的变温效果最好。
5、苗床准备与播种
苗床准备与播种方法与瓜类播种基本相同,但播种深度稍浅,一般深度为0.5~1.0厘米。
6、苗期管理
茄果类蔬菜苗期管理因播种季节不同而有所区别。秋季播种的苗期管理,管理方法与瓜类相似,但因苗龄比瓜类稍长,需浇肥水二次;如在冬季低温期育苗,由于生长较慢,可进行一次假植,苗期生长更加健壮。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参考瓜类。
7、种苗出圃标准
育苗盘的孔穴不同,种苗标准有所区别。但一般都以叶片完整,无病虫害,茎杆粗壮,盘根较好,有3-5片真叶,株高达10-15厘米。
七、种苗验收
由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育苗基地进行验收,重点验收安排育苗株数、计划种植面积、种苗质量和是否达到出苗标准,出具验收报告,验收人员签名负责。
八、育苗补贴
财政资金扶持建设的集中育苗基地,建议财政补贴育苗生产成本的80%,农户在领取种苗时交付20%的种苗生产费用,防止无偿发放种苗出现浪费现象。生产成本按不同品种瓜菜育苗实际生产成本核算。
九、种苗发放
财政补贴资金扶持建设的集中育苗基地,由乡镇政府会同育苗业主负责发放瓜菜种苗,优先照顾受灾农户和困难农户,严格实行“公开、公正、公平”三大原则,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公共场所公示发放情况。企业或合作社自筹资金培育的种苗,由企业或合作社按育苗订单发放。
十、有关要求
(一)建立育苗档案。育苗单位要建立培育品种,育苗数量,育苗时间,种苗发放时间等档案资料,做好跟踪服务。
(二)育苗单位要从正规渠道购进瓜菜种子,确保品种纯正,适销对路,防止假劣种子坑农害农。
(三)严格按技术要点育苗,把好种苗出圃标准,确保出圃种苗质量,防止以次充好。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育苗单位和农户三者的关系,防止种苗发放中出现矛盾。
(五)财政补贴的育苗基地,要编制种苗发放登记表,登记领取人的姓名、地址、领取种苗数量、品种,领取时间等,领取人要签名确认,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育苗单位存档备查。
海南省农业厅
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