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2-20 14:41
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提高组织化程度。如实施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企对接等,将农民生产的果蔬集中收购后批量销售给超市、学校以及加工企业等,可以大大拓宽菜篮子产品的销路,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使得我市果蔬销路稳定化。
同时针对加工保鲜技术的落后,应加强产地集配中心的冷链系统建设,将果蔬规范保存,减少果蔬的腐坏。在台风季节,可以将果蔬保存于冷库中,保证了台风过境后的产品供应,实现我市果蔬供应调控,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多位代表在会上建议,加强蔬菜物流体系建设,拓宽流通渠道。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