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日期:2018-10-26 16:36
小麦纹枯病属土传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的改变、水肥条件的改善和高产耐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其发生程度也日趋严重,某些感病品种的发病率已高达80%,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帮助广大农民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滑县农业局鲁召军和滑县植保站苏广艳撰写了该文,现编发如下。


  危害症状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浸染发病,常造成小麦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是指在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多发生在3~4叶期,发病初期第一叶鞘上出现
1/7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4/21 05:13